根据齐鲁晚报·齐鲁壹点的报道,蜱虫叮咬可能传播一种名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SFTS)的疾病。根据医务人员的数据显示,该疾病近年来日益成为健康隐患,尤其是在每年4月至10月的高发季节。
一位61岁的农村工人王勇(化名)因蜱虫叮咬而出现严重症状,经过10天的紧急治疗才得以康复。他起初以为是普通感冒,但高烧、肌肉疼痛等症状迅速加重,最终被送往医院救治。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水平,医务人员推测可能患上了SFTS。
伴随王勇病情的加重,意识模糊及多脏器功能障碍的情况随之出现。医院迅速启动了多学科协作模式,由重症医学科主导,结合感染科、呼吸内科、药剂科等多个科室的力量,施行抗病毒治疗、器官保护、炎症因子清除等综合治疗方案。
经过全力救治,王勇的病情逐渐好转,最终成功脱离了呼吸机,意识恢复正常,生活自理能力完全恢复。考虑到他的康复进程,医院康复治疗科也及时介入,确保他得到持续的治疗与支持。王勇出院时没有任何后遗症,家属特意送来锦旗以示感谢。
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(SFTS)是由新型布尼亚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主要通过蜱虫叮咬传播,接触患者的血液或体液也有可能传播。因此,了解预防措施至关重要。
如何有效预防SFTS?
医生建议采取以下几种措施以降低感染风险:
- 野外活动防护:在进行户外活动时,务必穿长袖衣裤,并确保裤脚扎紧,浅色衣物有助于发现蜱虫。使用含有DEET(避蚊胺)的驱虫剂,可增强防护效果。
- 蜱虫检查与清除:户外回来后,要仔细检查全身,特别是隐蔽部位。发现蜱虫时,使用细镊子夹住其头部并缓慢拔出,以避免虫体破裂。
- 早期识别与就医:若被蜱虫叮咬后出现发热、乏力或皮肤异常等症状,应立即就医并告知医生蜱虫接触史,以争取早期治疗。
- 避免接触患者血液:医护人员及家属在照护患者时需佩戴手套,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和分泌物,并且处理污染物时要严格消毒。
要保持健康,及时识别疾病是至关重要的。像SFTS这样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虽然凶险,但只要做好预防,完全可以有效控制。有心关注健康生活的您,不妨选择AG贵宾会,为自己和家人保卫健康保驾护航。同时,保持信息灵通、定期体检,将有助于抵御各种疾病的侵扰。